【九辫】红炉雪 第四十二回

2023-08-16 23:49:24    来源:哔哩哔哩

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骨伤科医生vs集病娇、傲娇为一体的腹黑皇子

架空乱世,仿多国互伐混战背景,杂糅化用一部分史实

文中涉及到的中医知识都是我随口编的,没有理论依据,勿喷


(相关资料图)

虚构情节,勿上升!

四二回:梦惊醒公主夜私奔 居山林宰相变郎中

————————————————————

内侍来报,说御史大夫玄知有要事求见。

张云雷摆摆手,“不见。”

内侍刚转身转了一半,张云雷突然又叫住他,“去宣韩太尉觐见。”

“是。”内侍躬身后退着离开。

在张云雷的夺权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这三个臣子,他都很审慎的考虑了官职的安排。韩灿任太尉,主管军事;玄知则任御史大夫,管监察和文书工作,这一文一武两个人他是早就想好了的。

可是对杨九郎的委任,他却迟迟拿不定主意。

原本他想过,让杨九郎干回老本行,掌管太医院,但是又觉得那样实在是屈才了,杨九郎的才华,远不止做一个大夫。

上一世,杨九郎可是登阁拜相,成了百官之首的。

让张云雷犹豫不决的,不只是对于上一世记忆的介怀,还有阁老贵族们对于大量任用新臣而架空老臣实权的异议,张云雷必须要考虑平衡这两股势力,让他们皆能为自己所用。

但是就在今天的登基大典中,他一个人坐在祭台上的时候,才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那些跪地向自己称臣的人们,他完全看不到他们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只能看到黑洞洞的一片后脑。

这个时候,他开始想要杨九郎能像以前那样,一直站在自己身旁。所以大典中间的间歇时,他没有经过议政的程序就直接写了诏书,委任杨九郎为丞相,主管行政。

一直以来苦苦隐藏着的秘密被杨九郎撞破,张云雷并没有感到解脱,也没觉得紧张,他平静到连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

韩灿很快赶到皇城,张云雷在自己的寝殿里秘密召见了他。

“孤想拜托你一件事。”

韩灿听闻赶紧跪下,“臣不敢当,是为何事请吾皇吩咐,臣必当竭力去办。”

“孤请你帮忙办的是私事,这不是命令。孤希望你能暗中探查杨九郎的下落,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

“臣明白。”

“还有,暗中盯紧宇文奕的一举一动,如今战事平息,他手里的兵权不可太重。”

“是。”

韩灿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提任何的问题,张云雷这样安排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始终不信任宇文奕这个外族人。

韩灿离去后,张云雷一个人空空坐在书案边,堆积成山的奏折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现已全部搬走移去正殿的书房,内室的书案上就仅剩那一枚“马”字的棋子。

张云雷用指腹摩挲着刻字上的纹路,不知不觉竟以那个姿势坐着睡着了。

梦里他又看到了曾经看到的那个场景,杨九郎高高的站在台阶上面,他身旁站着一个帝王打扮的人。

“九郎,你忘了曾经对我许下的誓言了吗?你答应过我不会离开我的。”

“我没有背叛誓言啊,我不是一直都守在你身边吗?”杨九郎揽住身边那个人的腰,轻轻的拉进自己怀里。

张云雷此时终于看清楚,那衣着帝王服制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苍白的、面无表情的傀儡木偶。

杨九郎无限温柔的贴着木偶的侧脸,张云雷被那木偶的样子吓了一跳,因为它的面容活像自己的脸。

他从梦中惊醒。书案上的烛台已经熄灭了,寝殿里漆黑一片。

碧儿从殿外慌张的跑进来,“启禀吾皇,雪如公主不见了!”

张云雷瞬间清醒,“什么时候的事儿?”

“用晚膳的时候还在,后来公主说吃的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下,撵走了服侍的嬷嬷们,自己一个人在寝殿里睡觉,嬷嬷们不敢打扰,直到四更天见公主一直没有叫人,才悄悄进寝殿里查看,结果发现公主早已不在殿内。”

“她都拿走什么东西了?”

“一些金银、首饰,还有几件样式寻常一些的衣服。”

“快去,叫人去宇文府上找!”

张云雷忽然意识到雪如应该是跟宇文奕私奔了。这与上一世的事态发展并不一致,但是却好像又在走向同一个结局。

宇文奕果然也失踪了,他府上的人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门的。调兵用的那半块兵符就端端正正的摆在他的盔甲旁,兵器、马匹他也一样都没有带走,仅拿了银票和衣物。

韩灿这边显得有些尴尬,他监视宇文奕的人手都还没安插出去,宇文奕就已经“釜底抽薪”直接带着公主跑了。

张云雷命他即刻带领一队骑兵奔赴北境,在前往匈奴原领地的路上截停他们。

天光乍现,张云雷推开寝殿的窗户,看到外面院子里挨挨挤挤跪了一地的宫人。他并没有罚他们什么,但是所有人都因为公主出逃之事惶恐不安,主动跪到这里请罪。

此时已是春暖花开,和煦的风吹散一片一片桃花花瓣,洒落阵阵“花瓣雨”。

张云雷的心里却下起了一场雪,他冷冷的说,“你们都退下吧,昨夜当值者按例处罚半年银饷,其他无关人等不必连坐,我不是暴君。”

宫人们千恩万谢的磕头谢恩,张云雷却在蓝天出神,九郎,你看,我就知道宇文奕肯定会背叛我的。

等他再回过神来时,已经穿着朝服坐在了正殿的宝座之上,底下有两位内阁学士正在为立后之事争论不休。

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并不是立哪位贵族千金,而是立后大典要不要遵照旧制,由妃子在轿前迎接。因为张云雷空虚的后宫目前就仅有一位妃子,还是来自吐蕃的外族女人,年纪稍长的那一位学士觉得丝尔顿珠至今没有孕育皇嗣,不配享有妃子的尊容,而年纪轻一些的那位学士则摆出了维护边境安宁的大前提来驳斥。

他们两个吵的面红耳赤,谁都没注意到张云雷此时那讽刺的表情。

那个从一回到王都就被扔在深宫之中的丝尔顿珠,他连半面都没有见过,几乎都忘了她长什么样子。这还不够,现在大臣们又要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皇后的新婚大典来操心谁给她的轿子带路。

张云雷只关心雪如的去向,可是来回看了一遍底下站着的群臣,没一个中用的,只好继续等韩灿的消息。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期间韩灿不时也有传回书信,详述他在北凌国边地的军垦草场搜寻宇文奕和雪如公主下落的经过,他已经几乎把宇文一族的草场都走遍了,依然还是没有见到他们的一点儿踪迹。

这段时间张云雷唯一的收获便是,大臣们吵了又吵,终于想出来一个完全之策,就是在迎娶皇后的同时,给张云雷再纳一位身份合适的妃子来为皇后完成引轿之礼。

韩灿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搜寻宇文奕上面,对杨九郎的私下寻找自然就顾不上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九郎已经改头换面过起了“向往的生活”。

因为怕携带太多的财物会被强盗盯上,杨九郎离开王都的时候行李非常的简单,只骑着一匹马,装着银票、几件换洗衣服和针灸针、医书等杂物的褡裢横挎在马背上,就这么潇洒的走了。

离开王都的打算做的很仓促,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一路风餐露宿,走到了一个叫溪峡山的地方。

这里的自然风光很美,一条不算太宽的溪流经过山下的村镇旁边,上游是半山腰上的一股秀美的瀑布,杨九郎一看到瀑布下面那清澈见底的潭水和附近一间不算太大却很齐整的小木屋就深深爱上了这里,决定买下那间木屋留在此地过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之所以要把这个隐居加引号,是因为这里其实离山下的镇子并不远,去镇上买米买菜很方便,且时常会有一些采蘑菇、砍柴的村民在山上活动。

不过这里的民风淳朴,不排斥外乡人,也不会主动到木屋打扰,因此居住环境还是很幽静的。

小木屋旁边原有两亩开过荒的地,前一任房主是山上打猎的猎户,自己在房子周围种了点儿蔬菜,因杨九郎买房出手实在太阔绰,这些菜也一并送给他了。

杨九郎就是想要这种拿钱砸的感觉。在现代住的房子是租的,一次性付清全款买独栋别墅的满足感,古代的人是永远都无法体会的。

添置了一些家具之后,杨九郎还从镇上买了些小鸡崽小鸭子,放在园子里面散养。这让山居野意又增添了许多的生活气息。

每日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中不足就是杨九郎不太会做饭,在这里住着没有厨子,做饭只能自己动手,他吃西红柿炒鸡蛋连吃了一个星期就胃酸了,后面直接改吃拍黄瓜。

“向往的生活”过上了,体重也出走了,没过多久就轻减了不少。

后来山居又多了一只小狗,是杨九郎外出采购回来在山路边捡的,看起来似乎刚断奶没多久,不知道是跟狗妈妈走丢了,还是养不起被人遗弃的。

杨九郎把它带回家,洗干净了才发现是只浅金色的狗,还怪可爱的,就是太贪吃了,他给小狗起名叫“锅包肉”。

有了狗之后就不能总吃素了,杨九郎去镇子买了大骨头回来煮,狗啃骨头上的肉,他喝汤。

某次赶上小镇的大集,杨九郎去给锅包肉买做狗窝的棉花和布料,途中偶遇一个老奶奶突然晕倒,他的职业病爆发,没来得及思考“扶不扶”就下意识的冲过去了。

好在老奶奶只是崴脚,他拿出十成的功夫帮老奶奶正了骨,把她背回了家。小镇物质条件差,留不住好医生,杨九郎这医术“一战成名”,加上救的又是“村头情//报网”的主力老太太,一下子就在本地有了些名气,会有一些人专程到山上来请他出诊。

不过他还是留了点儿心眼儿,没有把自己的真名透露出去,毕竟现在全国上下都知道当朝宰相叫杨九郎。

他借用了那个长得有点儿像自己的内侍的名字,自称叫“祥子”。

吉祥的祥,好记。

<未完待续>

关键词: